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书 > 观后感

红色小提琴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3-12-20 12:02:11
红色小提琴电影观后感

红色小提琴电影观后感

红色小提琴电影观后感【1】

结构

《红色小提琴》的叙事方法在非线性叙事电影中算得上一朵奇葩了。

它的故事主线并不难理解,严格说来,除了拍卖会上的多角度重复叙事之外,其他的都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

只不过每段故事的时间间隔动辄就是上百年,于是就形成了在叙事上的一个串珠形结构,用来连接每颗珠子的自然就是那把红色小提琴。

实际上,除了小提琴这个明线之外,故事还有多条暗线来做串联,最显著的一个就是那段小提琴拉奏的旋律。

这段旋律最开始由琴师的妻子哼唱出来,在这个旋律下,婴儿降生,死神也骤然降临。

之后每次小提琴找到一个新主人,这个旋律都用各种方式再度响起,而且对主人公都有着勾魂摄魄般的魔力。

提琴加上音乐,物质的加上精神的,这两种线索拧成一股神奇的力量,牢牢将零散的片段串联在一起。

而最后也是最初的那场拍卖会,在时间上虽然没有让故事成为一个环形,却在形式上形成了一个环形的错觉。

拍卖会结束之后镜头推回到琴师妻子占卜的场面,并在这里结束全片,更是有意去制造一个环形的构架,仿佛在尽力用前面的珠子去打造一串项链。

而影片在叙事上呈现出的形状和效果,的确像是一串染着血色的珍珠。

风格

抛开叙事结构不说,这部片子也绝对是观赏性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电影。

极其浓郁的艺术气息从小提琴这样一个事物上就已经不断散发出来,尽管到了文革时期影片的叙事上有些现实主义的痕迹,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批斗现场人们的表情和语言都是夸张的小丑式的,这不会是因为导演对文革不了解,而是故意将批斗场面舞台化、或者可以说是对现实的部分施以重重的脂粉。

而在表现项萍对小提琴的留恋,以及最后周原死去的场面时,其风格与前后几段毫无二致。

而在最初的段落和小提琴演奏家的段落中,画面处理上也俨然就是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油画(妻子一袭白纱抚摸隆起腹部的画面,真是像极了拉斐尔的.画)。

《红色小提琴》的浪漫主义和魔幻色彩是如此的深入人心,汤姆·提克威的《香水》似乎就遗传了本片不少的基因,至少在叙事风格上是这样的。

故事

除了前面说的几条线索,本片的故事实际上也有一个一脉相承的逻辑,那就是琴师妻子占卜的结果。

在影片进行到第三段故事之前,占卜的过程插叙进来,这时候才发现最开始女佣说的“你要有一段很长的旅行”,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而是实指妻子的来世。

第一个故事里,小提琴落到孤儿院中,成了首席提琴手的固定乐器,但是直到百年后,红色小提琴才在一个小男孩手中发挥出它的“魔力”,而他先天的心脏衰竭似乎又跟我们暗示了他只因与小提琴的这段情缘而生,音乐和这把琴是维系他生命的唯一力量。

于是当他得知小提琴有可能被夺走的时候,心脏便神奇的停止了跳动。

接下来,又用合葬的方式守护了这把小提琴上百年,直到被人盗走。

接下来的几个故事就容易解读了,每一段开始之前也都插进了占卜的一幕,那些占卜词就是对故事的最好注解。

想说的是,几个故事里面拍得最好的就是最后一段,而整个影片也在偷换小提琴的一幕里达到了高潮,这种偷换与其说是查尔斯的意志下操作,不如说是在小提琴的指引下完成,它自己在为自己找寻一份归属。

而查尔斯对于红色小提琴的解读在他得知红漆的成分时得到了升华,这把由亡妻的血染红的琴已经在查尔斯眼中已经不再是一份完美的乐器,它有着自己的生命和故事,也只有跟它有缘的人才能听得出琴声里流转了几个世纪的挽歌。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小提琴就是亡妻的转世,那份前世未了的心愿和感情,经过了一个又一个人,穿越了一个又一个国度,最终应该可以在查尔斯的女儿手中得以安息。

红色小提琴电影观后感【2】

逼格一开始就如此之高,是我所万万没想到的。

而且剧情还颇为神秘悬疑,当拍卖会的细节一遍遍被导演强调、重放,让观众觉得打开的方式不对时,后现代纯粹被导演解构了,让我看到了博尔赫斯《小径交叉的花园》的感觉。

故事是这样的,三百年来,一把红色小提琴在数个国家流浪,与数人的命运紧紧相牵。

仿佛有某种魔咒,让人们为这把琴疯狂着迷。

小提琴的制造者,是十七世纪意大利的乐器大师(卡路施齐Carlo Cecchi 饰 )。

妻儿死去,难抑悲伤的他,把爱人的血涂在小提琴上,从此琴就辗转流落到了奥地利。

一个练琴的小男孩为了这把琴痴迷,直至倒落在舞台上。

小提琴的流浪从未间断,从盗墓者,到吉普赛人,到为之自杀的作曲家波普,再到文革期间上海的一位音乐老师。

这期间,无论拥有者是否明白小提琴真正价值,都逃不出它的魔力。

终于,有鉴别专家知道了小提琴的秘密——它的外壳染着三个世纪前一位大师的血和泪。

出于十七世纪造琴大师尼古拉之手的“红色小提琴”,是一把永远被诅咒和悲伤之气笼罩的魔琴……凡是同它沾上关系的拥有者,仿佛都会受它蛊惑,为它驱使,最终落得一个悲惨的命运。

《红色小提琴》这部电影的叙事主线,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就像尼古拉的爱妻,在临产前找人算命,抽出的那五张塔罗牌一样,每一张都代表了一个令人嘘唏的故事:

第一张,月亮,逆位。

在塔罗牌中,月亮是少有的几张正逆都没有好解释的牌。

正位的月亮代表了“不安与夭折”,而逆位的月亮则是“消除不安和长寿”。

但从某种方面讲,逆位的月亮被读牌人解释成“长寿和遥远的旅行”,却又蕴涵了悲剧性的意味。

造琴师的爱妻最终难产而死,但她的灵魂却仿佛永远围绕着这把提琴…… 一段旅行开始了,红色小提琴成为了很多人生命中一个诡谲的过客。

第二张,倒吊男,逆位。

倒吊男处于正位,意思是“有价值的牺牲”,处于逆位则是“没有价值的牺牲”。

在红色小提琴前倒下的,是一位天才少年卡斯帕。

他仍是个幼童,却可以用这把成人才拿得住的琴十倍速地演奏莫扎特……卡斯帕爱琴成痴,就连睡觉也要抱着它。

他太不愿同琴分离……最终,当听他演奏的公爵要强行买下这把琴的时候,卡斯帕倒地不起。

在谒见厅里,他停止了呼吸。

这把红色小提琴作为陪葬品,被好心的神父们放进卡斯帕的棺材。

“这样,他就可以不同他喜爱的音乐分离了。

第三张,恶魔,正位。

恶魔的正位,其牌语是“诱惑”。

被盗墓者从天才少年的棺材中取出,落入吉普赛艺人之手,红色小提琴几经波折,终于为英国的天才小提琴家波普发现。

当第一眼见到红色小提琴的时候,波普就重新燃起了对小提琴狂热的爱。

他在女人身上寻找灵感,然后用红色小提琴演奏出即兴创作的曲子……一时间,舆论大赞,他的事业达到巅峰。

然而,波普的女友却视红色小提琴为情敌,在一枪打中小提琴后,愤而离开。

最终,失去爱人的波普心碎自杀,而小提琴则被波普的仆人卖到了中国。

第四张,审判,逆位。

审判的正位,蕴含着“公正”,而逆位则代表了“不公的审判”。

红色中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优美动听的西洋音乐变成了要打倒的对象,连演奏他们的人,都要受到牵连。

红色小提琴在中国的主人,是红卫兵项蓓。

她在一次批斗大会上,用自己的机智救下了一位教小提琴的音乐教师。

之后,她冒着危险,将红色小提琴托付给了这位音乐教师。

“我是党的干部,我不配拥有这把琴,把它给你吧……”匆匆离去前,项蓓对音乐教师说道。

在项蓓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母亲为她买下这把小提琴……老照片中,身为著名演奏家的项蓓的母亲,仪态优雅,笑颜如花……

第五张,死神,正位。

(电影里翻译成“勇气”)死神的正位,虽然有“死亡”的含义。

但这可怕的牌语背后,亦蕴涵了“新生”的涅磐。

红色小提琴在中国音乐教师去世后,受政府委托,送入了蒙特利尔拍卖厅。

它的出现,引起了鉴定专家莫里斯的注意。

最终,他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终于发现了这把名琴背后的秘密。

造琴大师尼古拉在爱妻难产死后悲痛欲绝。

为了纪念自己的妻子和这份凄婉绝伦的爱恋,尼古拉用妻子的头发做成漆刷,以妻子的鲜血为漆……于是,红色小提琴诞生了。

琴身沾满爱妻的鲜血,爬满爱妻发丝的纹路,原本就是琴师造琴中极品的红色小提琴,演奏出的音乐也仿佛是命运借由一个女子之口而发出的尖锐哀鸣…… 在凄艳与恐怖的缠绵中,红色小提琴获得了新生,而琴师对妻子思念与怀恋,也随着音乐的不灭而成永恒。

影片的结尾,就像一场盛大的聚会。

悲剧小提琴所经历的所有悲剧的主人,都好像派遣了他的代理人一样,齐聚蒙特利尔拍卖厅……其中,有养育过卡斯帕的修道院的神父;有天才波普的超级粉丝;有在孩童时代听过项蓓演奏红色小提琴的邻家男孩——他已经成为了一位富有的华商…… 这些人并不了解红色小提琴的真正价值。

这让人刻骨铭心的价值,只有莫里斯知道。

他只身来到了拍卖现场……最终,红色小提琴将会归属于谁呢?

我常常觉得,虽然这把琴似乎被诅咒萦绕,但它本身仍旧是精彩绝伦的。

我们不能否认,那些曾经拥有过它的人,虽然生命短促,却仍旧用它,演奏出了自己一生中最美丽的华彩乐章。

卡斯帕用它爱着音乐。

波普用它追逐着灵感和激情。

项蓓用它记住了在极黑暗时代留存的那一点温馨和希望。

而琴师本人,他的爱连同她妻子的形体和灵魂,都在这把提琴中得到了永生。

这是个令人感到恐怖而费解的故事吗?

不,红色小提琴告诉我们,在人的一生中,在许许多多人的一生中,在无穷的变数里……有些东西,是值得所有人去追求的。

《红色小提琴电影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