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文书 > 实习报告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时间:2023-12-20 12:00:45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 张**

  实习时间:20**年5月

  实习地点:河南登封太室山、少室山、少林水库等

  指导老师:

引言

  嵩山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北板块的南缘,连续并且完整出露有30多亿年得历史,经历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时期,形成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地层。

  嵩山地层厚度清晰,地势典型,被地质学家称为“五代同堂”、“地质百科全书”、“中国的自然地理博物馆”。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嵩山历来是中外地质学家所瞩目的场所。

  我国地质学家马杏垣在五佛山群一带进行考察,写出了《嵩山构造形变》;

  西北地质大学教授张伯声在嵩山进行地质调查、勘探、专题研究,成果颇多。

  另外,在50年代以后,前往嵩山进行实习的地质院校也很多,主要有中国地质大学、陕西师大的地理系、河南省所有的地理专业的师生等,而我校是众学校中较早来嵩山实习的一个。

  可见,嵩山对我们这些学地理的的确是块宝地。

第一篇:岩石

  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它是够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

  岩石不仅是地质作用的产物,而且是地质作用的对象,根据成因,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结晶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而火成岩中也以岩浆岩为主。

  从我们在嵩山实习的实际情况来说,我们实习的关于火成岩的主要内容就是岩浆岩。

  嵩山岩浆岩的形成主要有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约27亿年前的太古代早期,这个时期的岩浆岩以基性和中基性为主,但现在大多都已变质,代表性的岩浆岩主要有角闪片岩、黑云角闪片岩;

  第二个时期是大约26-25亿年前的新太古代晚期,这个时期的岩石占整个新太古代岩石的90%,以酸性岩为主,尤其以花岗岩为主;

  以形成侵入岩为主的23-21亿年前的元古代早期为第三个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侵入岩主要有辉绿伟晶岩和钾长花岗岩,但现在大多都以变质;

  最后一个时期是18-16亿年前的中元古代早期,形成的主要是碱性花岗岩,同时也是登封地区最为典型的花岗岩。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所学习的及采集到的岩浆岩有花岗岩和辉绿岩。

  (一) 花岗岩

  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是酸性岩的典型代表。

  我们这次在嵩山学习的有两种花岗岩:一种是出露地表的花岗岩,另一种是侵入花岗岩。

  1 出露地表的花岗岩

  实习的过程中我们来到了登封市的一个练扯场,这里的花岗岩的颜色有肉红色,灰白色等。

  我们在这里采集到了花岗岩(编号6、7、15)和花岗片麻岩(编号8)。

  编号6、7、和15的花岗岩的主要矿物都一正长石、斜长石、石英,次要矿物为角闪石、黑云母,全晶质等粒粗粒结构,快状构造。

  所不同的是6号为肉红色,15号为淡黄色,因为它们的主要矿物正长石的含量较多,而正长石为肉红色或淡黄色;

  7号花岗岩为灰白色,因为它的斜长石含量较多,而斜长石为富钠的酸性斜长石,一般呈白色、灰白色。

  这三种花岗岩还可以用作建筑

  料,不过在装修是应用颗粒大的,利于观赏,而在作地板是时,则要用颗粒小的,耐磨。

  编号为8的是花岗片麻岩,它是一种变质岩,这是由于形成较早的花岗岩会手到新的花岗岩的侵入,这时,原来花岗岩的成分就会发生变化,形成花岗片麻岩。

  8号花岗片麻岩颜色为黑色,主要成分和花岗岩的基本一致,其中云母含量多,矿物成分成定向排列,呈片状构造,有层理。

  2 侵入花岗岩

  侵入花岗岩是指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

  我们在玉皇庙附近学习了岩浆侵入与围岩接触。

  此处的侵入体就是花岗岩,由于花岗岩里面含有长石,在自然界中容易风化,变成高龄石,这种侵入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是石英、云母、正长石、斜长石。

  而作为围岩的是石英岩,棱角分明,属变质岩,硬度7,不容易风化,化学性质稳定。

  此处的侵入岩(侵入花岗岩)与围岩(石英岩)接触处的特点主要有岩石为褐色、破碎的厉害、接触间线呈锯齿状或港湾状、岩浆与围岩接触的地方有俘虏体。

  (二)辉绿岩

  辉绿岩为基性浅成岩,近于黑色、或灰绿、黑灰色,一般为细粒到中粒结构,多呈岩床、岩墙产出。

  在登封逍遥沟处我们看到了辉绿岩墙此地的岩墙上部较窄,大约有7米,下部较宽,有10米左右,高36米,能明显看到岩墙与两侧围岩的间线分明,左侧较直,右侧上部呈锯齿状,岩石破碎、节理发育。

  编号为2的辉绿岩呈灰绿色、暗灰色,有少量橄榄石和角闪石,含铁量高,节理发育。

  沉积岩

  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经过破坏而形成的碎屑物质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岩石,这些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就是沉积岩,约占地壳的5%。

  沉积岩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在外力作用支配下,形成于地表附近的自然历史产物。

  同时,它也是重塑地球历史和恢复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

  我们此次嵩山实习采集到了沉积岩中的砂砾岩和粗、中细粒砂岩,这两种岩石都属于沉积碎屑岩亚类。

  1 砂砾岩

  当砾岩中大于2mm的砾石含量占一半以上,而其中一小半中含有砂,则称为砂砾岩。

  在玉皇庙附近我们采集了这次实习的第一块标本—砂砾岩,编号1,红褐色,有黏土、砂石、砾石、易碎,碎屑结构,另外,此地的砂砾岩的 ……此处隐藏2792个字……p>   地貌是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地貌的形态有很多,在嵩山,我们主要学习了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和黄土地貌。

  嵩山大概位于河南的中部,东西长90多公里,南北宽20多公里。

  被临黄河,西到洛阳的龙门,南到箕山,东接新密市、白寨。

  嵩山地区山脉属秦岭山系向东延伸的余脉,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

  嵩山属暖温带的山地季风气候,春秋多风沙,降水量在700毫米左右,并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而近年来,嵩山地区的降水量也在逐渐减少;

  嵩山河流众多,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

  嵩山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其中海拔最高的地方是少室山的主峰,海拔1512.6米。

  嵩山地区的土壤复杂多样,以褐土带为主,其次有棕壤和潮土。

  植被属暖温带植物区系,植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由于嵩山的地势起伏大,故植被呈垂直分布。

  海拔在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主要分布着灌从草甸和农作物植被带;

  800米-1200米的低山、中山处分布的是针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1200米以上为棕色深林土,以灌木和针叶林为主。

  嵩山的动物种类属华北区系,1200米以下的地区鸟兽种类多。

  一、构造地貌

  由构造运动造成的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简称构造地貌。

  单面山和猪背岭是起典型的构造地貌。

  登封市大金店乡陈楼村附近有一个典型的构造地貌——单面山。

  此地区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受到物理风化,风化后的岩石易破碎,然后山上的风化物在山坡处发生堆积。

  二、 流水地貌

  地表流水包括坡面流水、沟谷流水和河流三类。

  流水具有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作用,使大地上出现了关于流水作用的地貌类型,在登封,我们主要了解了河床和河漫滩、夷平面和洪积扇这三种流水地貌。

  (一 )河床和河漫滩

  河床是平水期被流水所占据的部分。

  河漫滩是平水期出露在水面以上,洪水期时被淹没,可以说是一个早期的河床。

  河床主要由砾石、粗砂构成,以砾石较多,尤其是河流的上中游,因受河流侵蚀,故砾石的磨圆度好。

  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即从垂直角度上看,上下层合在一起。

  河漫滩的上部为黏土类(河漫滩相沉积),下部为砾石、粗砂(河床相沉积)。

  在登封的颖河小桥附近,我们看到了河床的河漫滩,此河流自西向东流,河谷宽阔,地势平坦,而且在河流的一侧还分布有河流阶地。

  (二) 夷平面

  从广义上来说,地表只要在外力作用下被夷平了,就称为夷平面;

  从狭义上来说,准平原形成后,在地球内力作用下,被抬升到一定高度,就称为夷平面。

  而准平原作为一种大规模夷平面,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在流水地貌中有一个“侵蚀循环学说”,这个学说是美国的一位地貌学家提出的,在流水作用下,一个区域的地貌发展演化过程。

  当地貌抬升和流水侵蚀作用都在进行时,因为地壳抬升快,而流水侵蚀较慢,所以总的来说,地壳处于抬升状态。

  然后流水切割,侵蚀地表,最后使地表变得山脊平坦,山谷陡峭。

  这时,当地壳不再抬升,流水作用却还在进行,由于流水不断地侵蚀,使山谷高度降低,慢慢地,地势相对高度减小,变得比较平缓,被称为准平原。

  登封地区的夷平面有四级:我们实习时所见到的为一级夷平面,海拔400米-500米,保留较完整;

  二级夷平面海拔为750米-800米,表现为小山包,保留不太完整;

  海拔在1100米-1200米的为三级夷平面,相当于五指岭、箕山;

  四级夷平面的海拔在1500米-1600米,相当于少室山、峻极峰。

  (三 )洪积扇

  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区的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河流出口因比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而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

  扇顶坡度约5-10,物质主要为砂砾,分选差扇缘坡度1-2,堆积物多为粉砂、黏土和亚黏土,分选较好,并出现近水平层理。

  由于洪积扇形成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故岩石的物理风化强,在太阳作用下,易破碎,自然直被差。

  在登封市的菜园桥附近,我们在蒋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洪积扇的下部,可以明显地看出,洪积扇下部的砂石磨圆度较好,而且多粉砂、黏土。

  二、黄土地貌

  黄土主要是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土状物质,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我国除集中分布于黄土高原外,还包括新疆、青海、黄河下游及松辽平原等地,在河南分布在西部、三门峡、洛阳等地。

  黄土颜色灰黄、棕黄,成分是黏土和粉砂,颗粒均一,碳酸钙含量多,黄土的直立性好,可以挖窑洞;

  黄土孔隙度大,湿陷性强,抗蚀性弱,极易遭受流水侵蚀。

  关于黄土地貌的成因,地貌学中所认可的是“风成说”。

  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来源于西北地区的沙漠、戈壁。

  在风力作用下,不断的搬运,当风速减小后,逐渐在一个干燥环境的地方堆积。

  流水作用、重力作用、潜蚀和风蚀均为黄土地貌的外动力,而流水作用居首位。

  在陈楼村委东边有一处黄土地貌,黄土中有两条不连续分布的砾石线,这是由于当时的气候湿润,也就是说此地的黄土是由流水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

  结尾语

  这次到嵩山进行野外实习,不仅使我领略到了嵩山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人文景观,更重要的是我从嵩山这部地质百科全书中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

  在这一周的实习中,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亲眼看到地质、地貌的奇特,亲手采集下岩石,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而且通过这次实习,使我更加喜欢地理这门学科,迫切的想要了解到更多地质、地貌的知识,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地理这门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